宝安有滋味①漫游古村古墟来这儿享受慢生活!【内有福利】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

  宝安作为深港文化之根,有着丰富的文体旅游资源。它们在山海之间与夜色之中,在村落古墟与文体空间内,在历史文物与现代产业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在宝安提出“打造湾区品质文旅城区”之际,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策划推出“宝安有滋味”栏目,带领大家走进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区,在游玩中发现宝安之美,感受独特的宝安滋味。

  前排提示 / 文末有福利哦!宝安,建制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存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

  这里,深圳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岭南广府民系建筑群“凤凰古村”历经700年的风霜洗礼。

  这里,深圳“四大古墟”之一的“沙井古墟”,传唱着上千年的记忆。跟着我们的镜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00多年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宝安外海伶仃洋留下了绝唱千古的名句。

  700多年后,坐落在宝安福永凤凰山下的凤凰古村,依然在静静讲述着先人的事迹。在灯火璀璨的繁华都市里

  古朴而静谧这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是深圳地区古建筑单位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岭南广府民系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历经700多年时光流逝

  「文氏宗祠」矗立在古村入口处的文氏宗祠,是文氏后代民间节日祭祀或祈福的地方,大门上“烟楼世泽 正气家风”的牌匾,彰显着巍然气势与世代传承正气家风。祠堂外部装潢精美,抬头向上看去,一片片具有岭南特色的飞檐瓦片、房梁画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明清时代民居」凤凰古村目前尚存的古建筑有69座明清民居、5座私塾书室、12座公祠,古村内民居采用“梳式布局”,规整且明晰。一条条笔直的巷道静谧幽深

  「文昌塔」紧挨着凤凰古村的文塔公园里,矗立着一座六层六角石基堆砌的古塔,这是宝安现存最高古塔“文昌塔”。文昌塔始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临水而立、古朴隽秀。绕过文昌塔再走过一座石桥,便到了文天祥纪念馆。馆内细致陈列着文天祥的生平事迹,以及文氏家族在此开宗立业延续至今的正气家风。仿古亭台连廊构成了一座四方天井,飞檐翘角徐徐指向天空,在天井中央,文天祥雕像庄严肃穆,静静凝视着历史的变迁。

  南宋时期,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随祖辈搬迁到福永大茅山脚下,到此开村立业、繁衍生息,经几代艰辛经营,形成今日凤凰古村的雏形。在凤凰古村,有一个关于文应麟的传说——《望烟楼传说》流传至今。

  相传文应麟为人乐善好施,心怀大义,为了解百姓疾苦,文应麟经常会爬上凤凰山顶,通过家家户户屋顶的炊烟,判断百姓生活是否困苦,并予以救济。后人为纪念这位关心民众疾苦的义士,便在其曾经用来了解民情的凤凰山顶及搭建临时瞭望台的地方,按照原貌建了一座望烟楼。现今,《望烟楼传说》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百年后再次掀开繁盛的诗篇清平古墟位于宝安区新桥街道,兴盛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90),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古墟内,永兴桥、广安当铺、新桥粮仓等一片百年的古老建筑静静守望光阴。

  这便是书中所记载的“永兴桥”永兴桥是深圳仅存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桥,为清朝康熙年间所建,桥身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时光磨平了岩石的棱角,却不改它数百年来的坚韧。缓缓走在桥头青树下

  「广安当铺」眼前这座直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