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市集运用时尚要素,将苏州本地文化氛围融入其中。人们前来购物,更如同是在游览、观赏;每家店铺都做了精心布置,也更如同在做一场艺术展览。
苏州市集有着清晰的历史流变痕迹,也勾勒出体验的路径:用一周时间,先去逛娄门和新民桥的农贸市场,再去走一次葑门横街,穿街过巷后,回到双塔市集。
何处看苏州?一看水陆并行的城市肌理,二看名城轮廓限高,三看市集。把这景观反复看了,栏杆拍遍 ,其实连一分钱都不用花。
我抵达苏州时,恰好赶上出梅。当地人度过了一个漫长而揪心的梅雨季,转天又紧跟着迎来大暑节气。此时杨梅和三虾面已没人提及,对藏书羊肉的翘盼还远没到来,市井中是鸡头米、水蜜桃、盐水鹅、绿豆汤的天下。
苏州是一年四季都能听到“不时不食”的人间天堂。雨季刚至,太湖雌虾青籽饱满、虾脑透亮。因食季短暂又费时费工,我记得花大价钱下单后,那煮好的面是与浇头同时端上,一定要让客人看着“过桥”才算完成最后的烹饪。待到这次落脚,那阳澄湖雄蟹刚刚完成第三次脱壳。“六月黄”又占下了菜市的“C位”。
新民桥市场位于城西,临近山塘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山塘线”“上塘线”在附近交汇。沿河道西行可到寒山寺,站在枫桥上就能听到大运河上繁忙运输的轰鸣。与位于城东的娄门农贸市场一样,两个菜市都算是应有尽有足够大。最值得来这里欣赏、采买的,当属应季的生鲜。
新民桥市场二楼河鲜摊位一个紧挨一个,河虾与“六月黄”边总是围满着人,叫卖吆喝与楼下当季蔬菜摊位一唱一和、此起彼伏,远在大门外就能听得清爽。当地菜市表达“不时不食”的卖点各有技巧:当季的瓜果蔬菜都要标明产地,味道好的手艺都要缀上店号。酷暑季节,最新鲜的瓜果属“阳山水蜜桃”、卖的最热闹的蔬菜是“宜兴百合”。这种刻意形成的贩卖方法衍生开来,在菜市和市集的各种商品中都可以见到和听到:东山枇杷、里河香肠、甪直萝卜干、丹阳皮鞋……
如果说,新民桥和娄门两个菜市还算司空见惯的模样,那2019年底陆续重装的城南葑门横街市集、城中的双塔市集,则完全换了风格。
葑门横街市集其实应该包括葑门横街和横街市集。横街同样临河,本身即是受名城保护的历史老街。除了烟火气外,苏州人还非常怀念这里在讨价还价中慢慢积攒下来的人情味——这是全新商业形式难以再现的业态。2019年改造时,苏州人思路大变,将烟火气风貌尽可能保留了下来。从西到东的巷内仍是店铺密集排列,品牌招牌也鲜艳许多;同时,建横街市集分流原本的拥挤并减少脏乱。
双塔市集掩映在官太尉桥岸的树荫下,与平江历史街区隔路相望。在菜市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中,它是最新、最不同的一个。
双塔市集有意思的地方,是当你跨过马路,从大名鼎鼎的平江街区来到这里时,仍会觉得自己并未离开那种典型的名城意境。这个市集身处我们熟悉的建筑群中,说白了就是个小区菜市,但餐饮区的面积已与生鲜菜区不相上下。酒铺、咖啡、花店、书房和热闹的食档环绕;再加上利用现代艺术氛围对建筑整体和店面环境都做了精心的视觉和味觉设计,于是人们平添几分想坐下来感受一番的冲动。
苏州的市集有着清晰的历史流变痕迹,也就自然而然地勾勒出描述、体验的路径:用一周的工夫,先转一番娄门和新民桥,再走一走葑门横街;穿街过巷后,回到双塔市集落座,喝上一碗百合绿豆汤,足够伴随自己的旅行回味。
双塔市集没有打断菜市特有的“遇见、欣赏、比较、品味、联想、感悟”的体验链条。通过缩短菜摊与餐桌间的时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