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全部拆除,无人机不时盘旋,大堤上频繁出现“橙马甲”身影……连日来,黄河山东段流量持续上涨,沿黄各级河务部门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实战要求,在防汛最前线日,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
山东今年全面开启“智慧治河”新模式,推动新技术手段和传统治河模式有机结合,为黄河安澜筑牢更坚实的屏障。石头缝都看得清清楚楚
6月28日,齐河黄河河务局小八里管理段防汛抗旱作战室,36个摄像头传来的监控画面在大屏幕上不断切换,实时监控河势、堤防、险工的变化。
“每天晨会过后,都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巡查。”小八里管理段当天值班的工程员陈承新正紧盯屏幕,不停地切换着摄像头传回的画面,放大、缩小重要工程点位,“主要看坦石坡、根石有无坍塌变形、备防石有无破损、滩地有无游玩人群……”随着陈承新手中鼠标的不断移动,大到河段全貌、小到大坝根石的石头缝,都看得清清楚楚。
视频监控方便了日常巡查管理,一旦哪里出现险情,监控画面可以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共享,同时,可以更直观地向上级汇报
一边是36个点位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另一边,负责无人机巡查的管理段职工高大林正在进行设备调试,6月28日上午9点准时开启当天的无人机巡查。
“黄河水浑,水下的情况无论用监控还是肉眼都看不到,必须靠根石探摸来判断。
据统计,去年秋汛以来,山东各级河务部门新增视频监控1027处、无人机95驾、视频会议终端89套,“既解决了过去部分工程巡查难的问题,也丰富了巡查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山东黄河河务局建管处处长赵洪玉说。
黄河防汛不同于其他河流,不仅要防洪,还要防沙。如今,防洪的手段日益智慧化,防沙成效如何?
黄河水含沙量平日要测,调水调沙期间视情况还要加密测报频次。“目前是用横式采样器来测,需要开测船在河里测取五个点的水样,混合之后放入实验室静置24小时后对沉淀的沙进行称重,计算含沙量。”王向明告诉记者,这种方式上报的含沙量是前一日的实测数据。“而光电测沙仪能够实现含沙量的在线分钟一个的含沙量数据,技术人员就能掌握含沙量变化全过程,大大节约了人力。”
所谓调水调沙,就是利用干支流水库调控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塑造相对协调的水沙关系,减少水库河道淤积,恢复并维持中水河槽
王向明告诉记者,调水调沙期间,水位、流量、单沙、水深、断面平均流速、测点流速等数据每天都要上报。目前通过雷达水位计、视频监控、ADCP测流、自动报汛系统等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各水文要素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展示及水文数据的分析、会商等功能。“但还需要每天现场实测一次流量数据,对自动报汛软件的关系线进行校核,遇到含沙量特别大的情况,还要出船测,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精准。”王向明说。
调水调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