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轿车、一张小桌子、一圈氛围灯、一块荧光板,再搭配上相应的产品,原本是汽车的储物空间,现在不少年轻人将它打造成了一个微缩版的商店。如今,这种不走传统摆地摊老路的“后备厢”集市在合肥正在兴起,成为一种新型经营业态。
在合肥正大广场、巢湖边、大学城、欧洲风情街……每日夜晚,都有不少“后备厢”摊主前来“摆摊”,形式不一。而这些摊主多为80和90后,白日他们为生活奔波打拼,夜晚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成为一种方寸之间的氛围和热爱。
或是自发前往,或是与人结伴,或是接受组织者的招募,这些摊点点亮了合肥夜晚,既给这座城市里的人夜晚一处“热闹”的选择,也让这座城市温暖的故事有了发生的地方。
6月24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了孙青和甜甜摊点,位于大学城附近,当天她们出摊刚好满两周。摊点并没有摆放在人流量特别集中的地方,而是在一个相对静谧的区域。平日的营业时间从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一天的销售额最少有200元。
她们的摊点是由一辆二手的轿车改装而成,车子通过重新喷漆,主色调由蓝色变成了乳白色和咖啡色,很符合人们对于“咖啡店”的想象,摊位主要用来卖饮品。车上随处可见的装饰灯、“公路咖啡”logo等无不充斥时尚感与潮流感。而整个车子的核心部位在后备厢,这里制作饮品的工具和材料一应俱全。店内饮品种类有生椰拿铁、柠檬水等,最贵的生椰拿铁价格为18元一杯。招呼完客人后,孙青给自己做了一杯柠檬水,甜甜也打开一瓶饮料,两个人站在一旁碰了个杯。
为什么要开一个这样的摊点呢?“大概是因为我们很闲吧!”甜甜和孙青异口同声地道出了答案,然后两人相视大笑。“我们大学毕业后就来合肥开了一家刺青工作室,晚上时间比较充足。”孙青说,后来无意间知道了“后备厢集市”,觉得特别符合她们的气质,就开了起来。
“不开不知道,一开发现喜欢的人还挺多!”甜甜说,她们摆摊闲暇时会拍一些视频和照片发到各种社交平台上,很多人会在网上咨询,然后慕名寻来。
当晚来的这位穿着衬衣的先生就是老主顾之一。“我挺喜欢这种坐在马路上的感觉。”衬衣先生说,坐在这里可以刷刷手机,遇到投缘的人再聊上两句,比待在家里好。
“我也觉得!而且这比坐在那种奶茶店里开阔。”衬衣先生对面的T恤先生接了话茬。他和衬衣先生三天前在摊点上认识,如今,每天见面都要聊上几句。
当晚,T恤先生还带来一个小哥们,小哥们一边喝着饮料,一边谈了他的建议:“这边建议摊主可以点个蚊香。”话一出口,衬衣先生立即回应道:“感谢小兄弟,今晚蚊子不爱我了!”
除了当晚光顾摊位的客人外,最令孙青和甜甜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来自外地的客人。
几天前,这位客人通过社交平台找到了甜甜,然后慕名而来,连着几天把她们摊点上所有的饮料点了一遍,说是觉得创意很好,想要支持一波。甜甜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想着退点费用给他,这位客人拒绝了退款并在微信上发了一段话给她:能给别人一份开心,自己又能得到一份饮品,何乐而不为呢?这句话让甜甜和孙青备受治愈。
夜已深,摊点上的客人逐一散去。甜甜开始负责收拾杯子和摊位,孙青则负责将地上的烟头、纸巾等垃圾一一捡起带走。
“你的心这么大吗?摊位上也没个人看着,你就这么放心地去吃饭啦?”合肥正大广场门口的大叔对着摊主波波说。
“没事,谁需要买东西,对面摊的小艾会告诉他价格。不会有人不付钱就把东西拿走的。”摊主波波回应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