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池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享受以及对百姓的统治,虽说如此,但是也有对民众的保护,从部落聚居,小村到小城池,最后到大城池,每个城池在建成之后都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城池内部的结构规划。
前文曾提到过,城池的内部建筑群有很多,大致介绍了宫廷建筑、衙署、寺院、庙宇、高塔等一些大型建筑,这些建筑似乎都是为了统治阶级而设立,亦或是城池的陪衬建筑,却忽略了民众还是主体,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统治阶级同样会考虑到民众的想法,例如设立商肆、集市,另外还有一些方便民众的建筑。
从古至今,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气候、物产和风俗都不同,生产的东西也不同,所以古人一开始是以物换物,互通有无,后来出现用钱币购物,要么以物换钱、要么以钱购物,因此为了方便人们购物,统治者必须设立进行交易的场所,这样就诞生了商肆与集市。
这个主要在汉朝时期开始体现出来,古人有意识的将商业店铺集中在一起,汉代时期的商肆不是在大街的两侧,他们早在城池规划时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他们将这些店铺集中到同一个街坊或者更多的街坊,面积足够大,以此满足百姓之间的交易往来。
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街上各种肤色的人都有,人口密集,因此长安城里出现了两个商业中心,分别是东市与西市,这两条街市都差不多大,长五百米,宽四百八十米,面积有两万到四万平方米,也是当时最大的两个商肆,所以当时的人们都是来这里购物、换物。
但是中国古代真正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商肆还得是在宋朝,《东京梦华录》就记录北宋时期的东京城,一片繁华,夜市迷人,这时候的商肆以及其他各种店铺开始设立在大街两侧,根据不同的地段还会出现闹市以及商肆集中地,简单来说就是全城最为繁华的街道,各种货物应有尽有!
酒楼:酒楼一般设置在人多的地段,尤其是十字街口,北宋时期的酒楼非常多,能说上名字的就有长庆楼、清风楼、白矾楼、杨楼、唐家酒店等,可谓是眼花缭乱满街酒香,令人流连忘返。
餐馆:餐馆包括早餐店、客栈等,尤其是各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