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温州已建成“由政府主导、依托社会力量合办,具备对居民免费或公益低收费开放的”百姓健身房303家。2020年9月,全国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温州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温州市通过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近日,在鹿城区藤桥百姓健身房锻炼的张老伯步履矫健。而在一年多前,医生建议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他适当锻炼、减轻体重。起初,张老伯跟着朋友去爬山,没多久便出现膝盖酸痛,就诊后得知自己因动作幅度过大,造成局部肌肉拉伤。
如何更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科学健身需求?2021年,温州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国民体质测试相关项目纳入居民医疗体检,根据测定数据开具“运动处方”,方便市民依“处方”科学锻炼。
藤桥百姓健身房是温州首个具备国民体质监测功能的百姓健身房。去年,在保健员的指导下,张老伯进行了握力、肺活量、弹跳能力等测试,据此获得两张报告单:一张是着重于分析身体强弱项的测定报告,另一张是针对运动方式、强度及频率的健身指导报告。
保健员逐项分析张老伯两张健身报告单:年龄超过65岁,应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单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至60分钟,不宜过于剧烈;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应选择慢跑等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项目;为减缓骨质流失,应适当增加举小沙袋、拉轻型弹簧等重量训练
科学健身见效快,几个月后张老伯的腰围小了,高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开展体质测试,开具运动处方,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市社体中心负责人说,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站定期对市民复诊,实现了动态监测和长期跟踪。
瑞安市马屿镇马北村村民林女士近期迷上了羽毛球,闲暇时常到村文化礼堂百姓健身房打两局。
2020年10月,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南部分站赛在马北村文化礼堂举行,来自省内的近400人参赛。作为马北村代表队的运动员,林女士参加绕杆跑、30秒跳绳、立定跳远等3个项目,并获得名次,让林女士越来越喜欢运动健身。去年,村里建起百姓健身房,社会体育指导员上门送课,林女士打羽毛球时的动作越来越像样了。
2020年,瑞安市出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补助办法》,并将百姓健身房作为四星、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的配建设施。截至2021年4月底,瑞安已建成95家百姓健身房。
“百姓健身房下乡进村,推动城乡体育均衡发展。”温州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说,根据打造“15分钟健身圈”等选址要求,百姓健身房的服务半径应有效覆盖所在地常住人群,服务人口不少于1万人。经人口统计和科学测算,温州市以最大直径不超过1.5公里规划布局百姓健身房,确立了2023年所有乡镇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温州百姓健身房通过做好建设、运营、管理“三篇文章”,利用社会力量办体育优势,把市民的健身质量提上去,健身成本降下来,越来越多的百姓健身房在市民身边“落地生花”“连点成面”,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切实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百姓健身房已逐渐成为温州的城市金名片。
推开瓯海智慧健身中心的玻璃门,只见市民们或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或在划船机上尽情拉伸,哑铃、杠铃等器械的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前来参加健身的林先生说,他以前常沿公路夜跑锻炼,因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