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刚刚开始

  编辑导语:最近,直播电商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解读。直播和电商,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直播电商的业务逻辑和需要的核心能力又是什么?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所启发。

  楚燕来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也是《直播电商的逻辑》一书的作者之一。

  今天,我也把楚燕来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可是,为什么这些外部条件的进化,带来的不是传统电商的持续膨胀,而偏偏是直播电商的崛起呢?

  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表达给观众。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

  你对这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讲给你听。你对那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让模特穿给你看。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看一场直播,如果我觉得我挺喜欢这个主播,或者是挺喜欢这种内容创作,我可能会选择使用打赏功能。

  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打赏主播,除了短暂的情绪价值,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在这个时间节点,快手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功能。快手上的一些主播在通过观众打赏获取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提高收入。

  而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知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

  我可以看看直播,买买零食。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也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看直播,看短视频,成了大家宅家过程中的一种方便、有趣、低成本的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的统计,虽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并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用户的观看时长增加了40%。

  而在直播领域,一些头部平台的直播观众,甚至已经占到了总用户的80%以上。

  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相当复杂,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商家来说,难度太大了。

  原生态的水果生鲜,常常是套了一个塑料袋,或是包了几张旧报纸,就拿出来展示了。但这种别样的包装,透露着产品的自然。

  不仅是中小企业纷纷入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网易创始人丁磊、小米创始人雷军……一大批知名企业家也亲自披挂上阵。

  在2020年5月10日的快手联合直播中,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与快手知名主播,联手发起了一场直播。

  在不到3个小时的直播中,累计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600万,创造了3.1亿元的交易额。

  至此,直播电商实现了崛起——从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成长为了雪中送炭的主角。

  可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直播平台,大家都看花眼了。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在过去,商品详情页的内容主要是图片和文字介绍,偶尔会出现一些短视频作为补充。

  直播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内容,和消费者的互动性也更加强烈,消费者的代入感,自然也就更强了。用户黏性和转化率,一下子就上来了。

  同时,这些主播也在不断地成长,影响力也会不断地提高。很多用户都已经养成了定时观看某个特定主播的习惯。

  但是,这类平台的本质仍然是货架式的电商。在内容的丰富度、趣味性上,还是比不过内容平台。在时间争夺战中,它们不见得能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