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沃柑到内蒙古羊肉排,从福建大黄鱼到延边辣白菜越来越多的地方好物借助抖音电商,跨越地域局限,卖向了全国各地,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179.3万款农特产通过抖音电商卖向全国。在“抖音好物年货节”期间,广西螺蛳粉、新疆奶酪、河南烩面、湖北热干面和内蒙古葵花籽从众多优质产品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家乡好物。
2021年4月,抖音首次提出“兴趣电商”的概念,这是“一种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电商。”简单来说,就是“货找人”的创新电商模式。正是有了兴趣电商,让不少消费者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了解到各地方的乡土生活,也能购买到田间地头直发的新鲜农特产。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兴趣电商不负众望,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单。“过去一年,有包括简单人在内的180万商家新入驻抖音电商,推进了自身成长。与此同时,2021年抖音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320%,售出超100亿件商品。”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在5月31日举办的抖音电商第二届生态大会上表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抖音代表的兴趣电商每月超过2亿条短视频内容和900多万场电商直播。
在魏雯雯看来,除了创造生意价值,抖音电商非常看重与多方合力创造社会价值、服务社会发展。在过去一年,抖音电商还实施了包括助农、助力复工复产等多项计划。
“山货上头条”是由抖音电商和字节跳动公益共同打造的乡村计划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更好地助力地方品质农货产销对接,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被看见和购买。通过聚焦乡村“人、货、场”,帮助地方新农人和农货商家成长,推广地标农品,助力区域农特产产业实现从“脱贫产业”到“富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电商平台搭建起了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桥梁,让产地直供餐桌,极大的优化了供应链效率,保证了农货的新鲜度,也给到消费者更低廉的价格。更重要的是,这直接提升了农人的收益。
短视频与直播的出现,把农人的生活与他们耕耘的土地实实在在呈现给屏幕前的消费者。让无论是农村、农人还是农货都可以直接出现在大众视野内,所见即所得,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2021年10月底,“山货上头条”项目落地吉林省延边,开设“风味延边”专区,吸引1000多位延边地区达人和商家积极参与,并获得上百位消费者的关注。相关数据显示,共有79万单地方农特产通过抖音兴趣电商销往全国,销售额达千万级。其中,延边大米、延边烧烤串料、延边辣白菜、腌制青年萝卜、木桶酿造红烧酱油销量位列前五。延边辣白菜共售出8万多单,相当于消化了12至13万颗白菜;约442吨延边大米销往全国,近乎当地761亩水稻的产量。
今年5月6日,“山货上头条”走进贵州省,开设“风味贵州”专区连接优质农特产与全国消费者,推动长顺绿壳鸡蛋、都匀毛尖等“黔货出山”,焕新区域农产品品牌。在贵州省商务厅的指导下,“山货上头条”携手贵州新农人和中小商家,发挥兴趣电商特质,以丰富的乡村类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提升农货市场关注度,以专项扶助和培训指导带动农货商家可持续发展,以长期规模化运营扶持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据介绍,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助力黔货出山,“山货上头条”项目组专门前往贵州多地村县进行农业产业调研,挖掘地方特色农品和潜力商家,接入平台专项服务,并提供专人巡检驻场帮助商家把握货品品控及发货时效。此外,“山货上头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