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中国(淄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5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中国(淄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明确,力争到2024年,淄博市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60亿元,年均增长100%以上,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过400家,建设8个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0个以上公共海外仓。
方案提出,依托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跨境电商线上服务平台,完善通关报检、数据统计、物流跟踪、金融支付等功能,实现海关、税务、外汇、商务、金融等部门单位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主体,搭建具备代运营、孵化、培训、通关、物流、金融等功能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集聚区。布局建设公共海外仓,支持企业在重点国家和地区建设集营销推广、售后维修、退换货功能于一体的海外运营中心。
信息共享体系。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跨境电商信息合作和共享机制,实现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信息互联互通。
金融服务体系。鼓励跨境电子商务金融业务创新,支持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强化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融资,扩大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研发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新险种。便捷跨境收支服务,加强对跨境电商的动态监测、总量核查和分类管理,境内个人电商可凭与代理企业签订的进出口代理合同(协议)或委托物流公司运输的单据办理结售汇。
智慧物流体系。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支持市场主体建立自营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展跨境电商。指导“齐鲁号”欧亚班列增开冷链、化工、医疗设备等特色班列。引导网络货运平台企业与铁路、港口、航空、邮政合作,提升国际物流运输效率。
电商信用体系。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数据库和信用评价系统、信用监管系统、信用负面清单系统等“一库三系统”,实现对电商信用的“分类监管、部门共享、有序公开”。加强跨境电商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认证。实施特色外贸行业抱团出海行动计划,建立行业发展联盟和品牌战略联盟,增强行业自律,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商本土品牌商品和企业。
统计监测系统。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信息、电子合同、电子订单等标准格式及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和物品的简化分类标准,健全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建立多层面、多维度反映跨境电商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体系,为政府监管和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立风险信息采集机制、风险评估分析机制、风险预警处置机制、风险复查完善机制,有效防范交易风险。
打造1个跨境电商核心区。以淄博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做精做细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三大产业领域。搭建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仓内直播销售”,扩大保税进口。引进跨境电商产业链优势资源项目,成立公共海外仓联盟,促进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打造N个跨境电商集聚区。依托各类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围绕医养健康、电子电力、轻工、纺织、化工新材料、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强化对头部跨境电商园区及平台的招引,在每个区县分别打造1至2个产业链完整、集聚效应明显的跨境电商集聚区。
打造N条跨境电商